追《以法之名》的观众都懂,二十多集了憋屈感快溢出屏幕。
张译主演的这部扫黑剧,2025年6月开播就炸出两极口碑——剧情悬疑感拉满但节奏拖得人心累,好人受难坏人逍遥,追剧像胸口压了块大石头。
这剧确实戳中了痛点,但表现手法真值得商榷。
前几集铺陈万海案复查、检察官自杀、213枪案多条线,野心很大。
场景切了十几次,每条线都浅尝辄止。
东平市黑网越织越密,可关键进展像挤牙膏。
观众眼巴巴等着收网,结果反派还能把关键尸体“误烧”了?
火葬场流程在编剧笔下儿戏得很——现实中要家属签字、告别仪式层层关卡,剧中竟被赌徒员工撞几下运尸车就搅乱。
这种为反转强行降智的操作,弹幕全是问号飘过。
演技倒没得挑。
张译演洪亮审讯时笑着捅刀子的微表情,蒋欣眼神杀人的压迫感,都撑住了戏骨招牌。
李人骏家宴那场暗流涌动的饭局戏,台词没说透却刀光剑影。
问题在于群像演技再好,也架不住回忆杀硬灌水。
同一个案发现场闪回三遍,关键线索总在台词里“听说”,镜头全给角色皱眉踱步。
网友神吐槽:“这剧该叫《以步之名》,洪亮走路时长够绕东平市三圈。”
大结局更是一锅炖。
秦峰牺牲、万海被害、洪亮停职,冲突集中爆发却像赶火车。
前期埋的暗线回收仓促,保护伞揭晓时少了那种层层剥茧的爽感。
好在最后一幕洪亮走出检察院的背影,配乐一起还是让人鼻酸。
这剧就像螺蛳粉——酸笋臭得人皱眉,但嗦粉时真香。
只是下次编剧能不能少点“烧错尸体”这种骚操作?
现实中的司法尊严,经不起这种魔改折腾啊。
说到底,观众要的不过分:逻辑能自洽,节奏别注水,好人别死得太冤。
现在这剧就像被剧名绑架了,光顾着拗深刻,忘了讲好故事才是本分。
追完36集的心情,大概就像网友说的:“法没以成,高血压先成了。”